首页 资讯 正文

空心村变宝藏村!曲阜这里藏着“世外桃源”

体育正文 122 0

空心村变宝藏村!曲阜这里藏着“世外桃源”

空心村变宝藏村!曲阜这里藏着“世外桃源”

初夏时节,记者漫步在曲阜市石门山镇梨园村,这里老屋(lǎowū)焕发新生——文创工坊里,匠人们正专注雕刻(diāokè);农家书屋内(wūnèi),孩童们捧(pěng)着绘本轻声阅读;酒坊院子里飘来阵阵醇香;而拐角处的咖啡馆里,游客们正悠闲地品着咖啡,翻看刚刚拍好的山水风景照。

这里曾是沉寂的(de)老宅旧院,如今却在文化活化(huóhuà)的巧思下重焕(zhònghuàn)生机,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“网红村”。近年来,当地盘活(pánhuó)闲置宅基地与老旧民居,实现古村传统与当代艺术的融合,让游客在行走的每一步里都能触摸到乡村的温度与创意。

“空心村(cūn)”的文旅兴村路

“以前村里路难走、房破旧,年轻人全往外跑,老房子都荒废了(le)。”村民韩德春感慨(gǎnkǎi)道。曾经的梨园村,虽以“梨园”为名,却因土地贫瘠、设施落后,村集体收入(shōurù)微薄,大量房屋闲置。

转机始于2024年,在曲阜市政府的推动下,梨园村(cūn)与山东善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,投资2300万元启动乡旅田园改造项目,对村内40余处(yúchù)老旧房屋和闲置(xiánzhì)宅基地进行系统性改造。

项目引入专业运营团队——济宁思谷文旅运营有限公司,以“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”为核心理念(héxīnlǐniàn),将废弃院落打造成非遗体验(tǐyàn)馆、乡村书房和主题民宿。一处百年老宅被改造成“梨园戏台”,定期上演柳子戏(liǔzǐxì)、山东快书等传统曲艺;斑驳的石碾旁建起咖啡工坊,游客可亲手(qīnshǒu)研磨咖啡豆,感受古今(gǔjīn)交融的趣味。

“我们不仅要保留乡土记忆,还要让老房子‘活’起来,成为吸引流量的文化载体。”济宁思谷文旅运营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朱旭告诉记者,现在这些改造后(hòu)的空间串联成“耕读文化”“手作匠心(jiàngxīn)”“山居雅集”三大(sāndà)体验街区,日均(rìjūn)接待游客超500人次。

“我们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、老旧民居等(děng)资源,依托优美的山水资源,打造了乡村振兴学院文创工坊(gōngfāng)、农家书屋、酒坊院子、农家菜馆、水系工程等,并将餐饮、民宿和(hé)旅游充分结合,融入文化创意元素,让乡村有了‘流量’。”曲阜市石门山镇副镇长孙强对记者(jìzhě)说。

宝藏(bǎozàng)小村的浪漫与自由

在梨园村的转型中,新业态(yètài)的引入是关键一环。

露营(lùyíng)基地负责人姚举鹏看中了村后的金樽(zūn)湖畔:“这里背靠青山,面朝碧水,是天然的露营胜地。”他开发了“星空营地(yíngdì)”,20顶帐篷依山傍水而建,配套篝火晚会、露天电影和农耕体验(tǐyàn)活动,迅速成为年轻游客的打卡热点。

梨园村通过(tōngguò)发展“露营(lùyíng)经济”,探索“露营+”旅游模式(móshì),通过“露营+音乐”“露营+烧烤”“露营+电影”等多种休闲模式,不断丰富游客体验,满足团队拓展、亲子游乐、好友聚会等各种需求。
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(jiàqī),营地入住率高达95%,带动周边(zhōubiān)农户销售土特产收入逾10万元。

“专业皮划(huà)艇教练杨启超也已经和(hé)我们达成入驻意向,将皮划艇与古村游览结合,游客划行至河道深处(shēnchù),可探访隐秘的清代石桥和百年古树。”朱旭告诉记者。

思谷文旅公司采用“村集体(jítǐ)+运营公司”模式,村集体以闲置宅基地入股,获得保底分红(fēnhóng)和(hé)利润分成;村民可优先应聘(yìngpìn)民宿管家、导览员等岗位(gǎngwèi),人均月增收2000元。此外,运营团队开发了“梨园慢生活”小程序,整合住宿预订、活动预约和农产品电商功能,实现线上线下联动。

专业运营还体现在细节打磨上。非遗工坊内,剪纸艺人孔祥芬的作品融入现代设计(shèjì),制成书签、灯罩等(děng)文创产品;民宿“山居雅舍”的菜单由美食顾问量身定制(dìngzhì),石门山蜂蜜烤梨、古法煨鸡汤等乡土菜肴深受好评。朱旭透露,团队正策划“四季(sìjì)节庆”,春季办农耕文化节、夏季推星空音乐会、秋季展丰收市集、冬季(dōngjì)设围炉煮茶会,让游客“四季有景可赏,有故事可听(tīng)”。

村民在家门口(jiāménkǒu)吃上“旅游饭”

如今,位于石门山休闲风景区和仙河花海景区之间的梨园村(cūn),已成为众多(zhòngduō)游客在赏花游玩后休闲放松的好去处。一顶帐篷、一片草地、一桌美食(měishí),一群好友谈天说地,仿佛进入了“世外桃源”。

“平时在城市里工作生活(shēnghuó),抽空来到乡间田野放松(fàngsōng)一下,既能赏花游玩,又能露营放松,让人心旷神怡。”来自宁阳的游客朱先生说。

随着游客增多,村(cūn)民的生活悄然改变。曾经外出打工的韩德春回村开起农家乐,招牌菜“梨园炖鸡”日均销售30余份;72岁的高(gāo)宋兰(sònglán)在非遗工坊教授虎头鞋制作(zhìzuò),每个月增加收入1500多元。据统计,项目运营以来,村集体年增收200余万元,带动(dàidòng)就业200余人,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40%。

家家门前(ménqián)长流水,户户门前花飘香。梨园村的蜕变,不仅是老旧房屋的重生,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、自然与人文(rénwén)的共鸣。“这不仅是吃‘旅游饭’,更是端‘文化碗’。”孙强表示,未来,随着(suízhe)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乡村旅游成为民生幸福产业,一幅“文化赋能、产业兴旺、留住乡愁”的乡村振兴画卷(huàjuàn)正在梨园村徐徐展开(zhǎnkāi)。

空心村变宝藏村!曲阜这里藏着“世外桃源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